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(公元1271年),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、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。塔体砖石结构,高50.9米,由塔座、塔身和塔刹组成。塔座为三层须弥座式;塔身为覆钵式;塔刹由硕大的下大上小13重相轮,托起一个直径为9.7米的巨大铜制华盖,其周边垂挂着36片带有佛字和佛像的华盖,下面各系一个风铎;刹顶为铜制鎏金小型佛塔。
白塔于至元十六年(公元1279年)竣工后,“帝制四方,各射一箭,以为界至”,以塔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占地16万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寺院, 白塔寺赐名“大圣寿万安寺”。元至正二十八年(公元1368年)寺院遭雷火焚烧,唯白塔尚存。明朝天顺元年(公元1457年)重建寺院,占地仅1.3万平方米,改名为“妙应寺” ,俗称“白塔寺”。白塔寺由山门、钟鼓楼、天王殿、大觉宝殿、七佛宝殿、塔院以及两侧的配殿、厢房、方丈院、藏经阁组成等;塔院用红墙围成,塔在院中央偏北,四角各有一亭,塔前有一座“三世佛殿”。
寺内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、最大的藏式佛塔,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,也是中尼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。1991年3月4日,我国国务院公布“妙应寺白塔”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寺位于呼市东17公里处。所谓白塔寺,其实只有一座白塔,不过非常漂亮。